高校创业指导站作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,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本文将以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,展示其在创业指导站建设中的特色与风采。
一、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:产教融合,精准赋能创业
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,以创业指导站为核心,构建了“课程-实践-孵化”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。学院积极整合校企资源,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场景体验。例如,指导站定期举办创业沙龙、项目路演活动,邀请行业专家与成功创业者现场指导,帮助学生打磨商业计划。同时,学院注重数字化赋能,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创业政策咨询、融资对接等服务,显著提升了创业服务的效率与覆盖面。近年来,该校学生在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,多个项目成功落地并实现市场化运营。
二、南宁职业技术学院:立足区域,服务地方产业升级
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地处西部-东盟经济圈的区位优势,创业指导站以“服务地方、对接产业”为导向,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项目。学院紧密结合广西的农业、文旅、新能源等支柱产业,开设针对性创业课程,并联合地方政府设立创业基金,支持学生开展乡村振兴、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实践。指导站还建立了“导师库+项目库”双轮驱动机制,聘请企业高管、技术专家担任创业导师,为学生提供全周期辅导。值得一提的是,学院积极推动跨区域合作,与上海高校开展创业交流活动,吸收东部先进经验,有效促进了创业生态的多元化发展。
三、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
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指导站实践,体现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差异化路径。前者强调产教融合与数字化服务,后者注重区域特色与跨区域协作,均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、优化资源整合,同时加强国际交流,以创业指导站为支点,培育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。